【编者按】一巷灯影婆娑,一街人间烟火。在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各项疫情防控、发展经济的有力措施下,六月的常德河街重新释放她的夜间活力。土味钵子菜带你找回“船帮”烙印和味蕾记忆,“皇上”端菜“格格”上酒让你细品别样“京味”,无辣不欢的龙虾盛宴与烧烤为城市添上几许“烟火气”,啤酒与音乐邀你共享蓝莲花之夜……食色鲜香铺就的常德河街,翻开这座城市柔软温润的一面,也打开了一种更亲近灵魂的消费模式。
京味京韵自多情当纯正京味儿与江南韵味碰撞,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
“今天的夜生活从常德河街的这一口北京烤鸭开始。”6月5日18时许,常德河街杨家大院内,市民李黎将一份包好的鸭片喂到女友嘴中,眼里满是宠溺。看着一个个造型精致的菜品,女友拿着手机拍个不停。很快,这样一条既秀美食更秀恩爱的“朋友圈”便诞生了。
夜幕时分,杨家大院华灯初上,食客如云。或是三五好友围桌而坐,或是全家老小相聚甚欢,更有像李黎这样的情侣甜甜蜜蜜。北京烤鸭几乎是每桌必点,也是杨家大院响当当的招牌。
“咱们的烤鸭技术师承全聚德。北京全聚德烤鸭创始人杨全仁的后裔传承人杨杰,就在这大院的店里调制了两个月,才有了现在的味道和口感。”杨浩,杨家大院负责人,“85后”,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杨浩在北京工作时爱上了常德桃源妹子,他便义无反顾地追随爱情来到常德。杨浩家族在北京食圈耕耘多年,颇有声望,他耳濡目染,对京菜京韵也颇有心得。
杨家大院位于春秋广场的四合院内。“这样精致的纯木质结构、这样成规模的四合院落,让人有一种置身京城宅门大院的感觉。”杨浩说,这样的环境与京味京韵十分契合。就这样,杨浩去全聚德找到杨杰,联合创立了“杨家大院”美食餐厅,并从北京带来了专业的厨师团队,将一道道饱含京韵的“京味”美食飘香常德河街。
杨家大院17个包房,16张散桌散台,可以同时容纳300多人就餐。2020年1月,正式营业。正当杨浩准备大干一场时,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当时心里其实很慌,每一天都觉得特慌。但是现在,你看,人气正在恢复,每天晚上的客座率基本上能达到80%。”杨浩告诉记者,4月重启后,生意正逐渐走向正轨,尤其是5月以来,客流量明显加大。
杨浩带着记者在杨家大院内边走边聊,此时已近19时,食客吃兴正浓,3个负责现片烤鸭的师傅忙得不亦乐乎。“北京烤鸭趁热片着吃,入口即化。所以咱们店里的烤鸭,都是由专门的师傅在桌前现片,确保最佳口感。”杨浩颇为得意地说。
“美食吃的是口感,品的是文化。常德是美食之都,常德人的味蕾也是特别挑剔。”杨浩笑着说,希望杨家大院不仅能成为京味京韵在常德的载体,更希望能借助常德河街的平台,让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碰撞出新的火花。
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记者 姚懿容 实习生 金鑫 通讯员 徐亚力 文/图
“你们有几位?可以先拿签子自助点餐……”6月5日,夜幕刚刚降临,店长潘彬迎来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刻。
农家大院式的木制装修、蓝色碎花的田园风工作服、承载常德印记的土灶土钵大铁锅……这家与常德河街古街气质近乎融为一体的餐馆名为“德鼎记”,今年1月正式营业,主营常德钵子菜。
“老板对菜品的要求是本味传承。”营业短短几个月,潘彬惊奇地发现,凡是经过老板郑鹏认可的菜品,销量都不错。“比如肉片炖豆腐,豆腐是请师傅自己磨的,原汁原味,特别是经老板试吃调整瘦、肥肉比例之后,这道菜成了店里的招牌菜,一天最多可卖出60多份。”
“爱吃且对菜品挑剔”的郑鹏,从事餐饮行业已有7年多,如今在常德河街开了2家钵子菜馆、1家龙虾馆、1家烧烤铺。“德鼎记赶在春节前开业,怎料碰上了疫情,开业10多天就关门休息了,直到3月28日才重新营业,‘五一’之后客流量渐渐恢复正常。”郑鹏告诉记者,钵子菜是“细火慢炖见真功夫”,店里从不用提香提鲜的佐料,就是为了做出食材本味。
德鼎记钵子菜因“物美价廉”得到顾客的认可。店里15间包房,加上散桌一共30多桌,每天都是满满当当,高峰期曾接过380多人的团餐。
同样生意红火的,还有与德鼎记一街之隔的龙虾馆、烧烤铺,由郑鹏与合伙人鲍雄凯共同经营。
鲍雄凯1999年就在武陵区马木桥开烧烤店,是常德最早经营口味虾、烧烤的店面之一。常德河街开街后,郑鹏和鲍雄凯看中了这里的人气和发展前景,于2017年开了老常德龙虾馆,2019年又开了老常德烧烤铺。这两家曾被央视推荐的“网红店”,可以说是常德河街夜市的招牌。龙虾、筒子骨煨嗦螺等菜品,几乎是进店必点的“打卡”美食。
烧烤铺门口,两个白色机器人与就餐的小朋友简单“对话”;店内摆放着各式新鲜菜品,供顾客自助挑选。正在店里饱享口福的徐先生是这家店的常客:“这里的食材鲜、味道好,白天工作太累了,晚上和朋友一起出来吃宵夜、聊聊天,感觉还不错。”
鲍雄凯告诉记者,这样的“烟火气”是“五一”之后才出现的。“疫情稳定后,相关部门举办了‘龙虾一条街’等活动,帮商家们带动消费。现在店里每天从下午4点到凌晨2点营业,烧烤铺一晚上可接客100多桌、龙虾店70多桌,生意基本恢复正常。”鲍雄凯说,做宵夜在时间上黑白颠倒,对身体消耗其实很大,“但这种累并快乐着的生活让人觉得有奔头,我希望给更多人带去美食美味。”
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记者 谭明 通讯员 徐亚力 文/图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天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无牵挂……”
6月5日22时许,常德河街深处。夜色隔绝了远处夜市的喧嚣,几声蛙鸣提醒你——这是在穿紫河畔。一曲《蓝莲花》穿过古香古色的窗棂,落在了青石板上。推门而入,昏暗的灯光下,有人在小酌,有人在三三两两的耳语,而有的人则把目光投向了舞台上那4个摆弄着乐器的男歌手……
对,这里就是蓝莲花酒吧。虽然注册名称为鑫蓝莲花酒吧,但是酒吧老板曾献勇说,大家还是习惯叫它蓝莲花酒吧。毕竟,这里跟曾经高山街上的蓝莲花酒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了感情。
“这是我们的主打歌,每晚都会至少唱一遍。”曾献勇踩着节拍对记者说,眼下的营业额还只恢复到疫情发生前的80%。
店员们忙碌着把一瓶瓶啤酒放到客人的桌子上。不知道为什么,虽然不是嗨吧,却丝毫没影响大家喝酒的兴致。“嘭……”盖子起开,“梆……”瓶子碰起,“来,走一个!”半瓶酒就下肚了。碰上几个能“嗨”的,还会扭过头,朝着舞台上来一句,“再来一首。”当然,人实在太多,店员们不得不“见缝插针”递酒,偶尔还不好意思地拍拍客人的椅子说:“对不起,借过。”
刘哥说,自己是这里的常客,他指了指穿紫河边后门处的小院子说,“你知道吗?从这个小院子进来的,都是熟客。”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瞅了瞅,确实是个很惬意的地方,靠着穿紫河,摆着一个小桌子,微风拂过,舒服!不过,今天小院子里并没有客人。刘哥说,这里没有室内吵,更适合聊天。刘哥不愿意道出自己的全名,这天他和几个朋友一起来的,听口音,他的朋友都是外地人。因为来得有点晚,又没有电话留座,店员们只能给他们找来两张小桌拼起来,六七个人椅子靠椅子地围着。虽然有点挤,但是并没有影响大家的兴致。男的在那里聊天,女的看着台上,有一位听着似乎来了兴致,特意拿出手机翻着歌词。“我能上去唱吗?”刘哥说,他们几个都是因为疫情,暂时留在常德。“疫情前就过来了,到现在还没走。”刘哥说,大家都喜欢这家店能歌能喝的氛围。
曾献勇说,现场音乐是店子的主打牌,赢得了不少回头客。哪怕从城南搬到城西,“老客”竟然没丢。“场地比以前要稍微大一点,但是感觉人气并不比以前差。”曾献勇告诉记者,店里每天人气最旺的时候是在21时到24时,每周差不多有五天会满座。“我这里是常德本土音乐人的聚集地,店里会时不时地邀请一些本土歌手一起坐会,或者上台‘吼’几嗓子。”说起眼下的生意,曾献勇说,他还是蛮有信心的。至少,他没有感觉到太大的差异。离开蓝莲花,店门外面很安静,不远处的古玩城已经关了门。不过,没走几步,刺眼的灯光又照过来。夜市还是那么热闹……
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记者 徐睿 通讯员 曾敏 文/图
“来个桃源土鸡、汉寿甲鱼、水煮鱼、老妈蹄花,加一手牛肉串。”6月5日晚7时许,常德河街的钵子楼商铺临穿紫河的小酒馆,前来“饱口福”的食客一拨接一拨,吆喝声、聊天声不断,又给城市带来了熟悉的烟火气。
2016年7月,黄健刚带着“常德河街是我梦想中的家”的憧憬入驻常德河街,开起了钵子楼。去年,临穿紫河还挂起了“小酒馆”的招牌,这一改变也道出了他经营理念的转变。
“散步的人很多,但是消费的人很少,河街缺夜生活的氛围。”去年年初,黄健刚找到河街公司,说出自己的想法:“河街临穿紫河沿线,特别适合做夜市,环境宜人,又不扰民。我先做个样本,让来河街的客人维持到凌晨1点。”
“刚积累了点人气,今年又遇到疫情。”谈起疫情对夜宵店的影响,黄健刚说:“我身边的同行好多都转行不干了,春节期间本是餐饮店的旺季,多年未见的老友可在河街炖钵子吃夜宵叙叙旧。可事与愿违,疫情毫无征兆地席卷而来。3月18日,店里才恢复营业。3月份的营业额全靠老顾客和朋友撑着,一天也就几百块钱营业额,最紧张的时候,店员的基本工资都很难保障。”
“熬出头了,现在生意越来越好。转机在4月底,进店消费的客人渐渐多了起来。”据黄健刚统计,5月日均营业额大概在5000元,而去年高峰期日均营业额则是8000元左右。
“客流高峰在晚上6点后,占了每天营业额80%以上。”
“我对这店和店里的人都有感情,都是我从老黄烧烤带过来的,要对他们负责。”聊起店里的特色和优势,黄健刚说,他一直想做一个区别于传统餐饮和宵夜的店子,钵子楼是把两者结合起来,既能吃到常德的钵子菜,又能吃着宵夜喝着小酒吹着河风,吃出“家”的惬意感觉。
在菜品上,钵子楼把常德每个地方的特色菜都做成一个钵子,比如汉寿甲鱼、桃源土鸡、安乡谷鸭、临澧肥肠、石门猪脚等,在这里可以品味到常德每个地域让消费者有记忆点的特色菜品。至于烧烤,是他的老本行,经营高山街老黄烧烤13年,牛肉串、小龙虾、烤鱼等都是他的特色。
现在常德河街人气很高,晚饭后在穿紫河小酒馆喝酒聊天,很是惬意。晚上8点多,黄健刚的露天小酒馆一直都是座无虚席。在小酒馆的带动下,常德河街几家小酒馆人气渐旺。他说,小酒馆的客人年轻人居多,他希望通过小酒馆引导宵夜,以延长消费时间,以此激活常德河街的夜消费。
来源:常德融媒
作者: 孙玮怿 曾敏
本文来源:[db:出处],中国家庭报,新闻转自各大新闻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年轻人养生网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