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唐宋八大家”中,江西独占三席;曾经,江西人因诗歌创造的繁荣而独创“江西诗派”。由此,当今的江西诗歌创作发展应有文化自信、诗歌自信;也因之,江西的诗歌队伍日趋整齐,且有相当的实力。
新时代现实主义诗歌创作过程中,要避免诗歌的碎片化、同质化,诗人要关注时代、剖析时代,认识到时代发生了哲学性、根本性的变化,呈现人与环境、人与自我的冲突,使诗歌建立在真正的现实主义基础之上,从而形成新时代下的诗歌创作主流,把诗歌引向新的高度。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江西诗歌创作群体能取得如此的成绩,当是他们在工作之余,把读书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阅读,当作他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密不可分的。他们在读书涵养自己的同时,厚积薄发,写诗作词,给中华文化添砖加瓦,奉献心灵鸡汤。
刘晓彬 李贤平 本刊首席记者 王小林
诗歌现场:见证历史的脚步
在江西,相对小说、散文等其他文体而言,诗歌创作队伍更为庞大,活动更为纷繁多样。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在市级及以上公开刊物发表诗歌的作者,应该有七八十位甚至百位以上。加之借助网络、微信的力量,江西诗人的微信群、微信公众号令人眼花缭乱。江西诗人总体内敛、安静,埋首于艺术的世界打磨技艺。他们扎实、稳健的诗风,赢得了诗坛的关注与称许。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诗歌从未缺过现场,其中引燃这股热望的除却人杰地灵的江西文脉,当属谷雨诗会了。谷雨诗会是新中国成立后江西省第一任省长邵式平同志于1962年倡议创办的,至今已跨越半个多世纪,已成为影响广泛、形式丰富、为江西所独有、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相沿成俗的全省性、群众性的文学活动。每年谷雨前后,以省谷雨诗会为龙头牵动全省各地和大批企业、学校活动频繁,诗歌和诗人一夜之间成为文坛的主角,大大小小的诗人十分享受期待这场诗歌欢乐的盛宴,奔走欢呼,庆祝自己的节日,为江西孕育了一批又一批诗歌新人。
自2012年开始,程维、洪老墨就着手自费主编、由江西高校出版社推出《年度南昌诗歌精选》,2017年全新改版为《年度江西诗歌精选》,成为江西诗歌史上佳话。陈正云主编的《诗江西》由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推出,引起广泛关注。《诗江西》的推出,填补了江西无公开出版诗歌丛刊的空白,为江西诗群的前行提供了集结的平台。2013年,由李贤平、王小林主编的《2012-2013江西诗歌双年选》也是对江西诗歌的一次检阅。
一个地区的诗歌创作以集体亮相的方式出现在刊物,有利于树立这个地区诗歌的创作形象,展示创作队伍,了解整体水平,推动创作不断发展。这种具有绘制诗歌地理版图的方式,也让江西诗人的诗歌作品有了一个很好的集体亮相的机会。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江西诗人在《诗刊》、《人民文学》、《诗选刊》、《诗潮》、《延河·诗歌特刊》、《西部》、《扬子江》、《星火》、《红豆》等重要刊物都有集体亮相。
江西诗歌评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有周劭馨、陈良运等人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广泛的影响。新世纪以来,江西诗歌评论日趋活跃,居于北京的谭五昌文学博士;既当编辑又评叙年度江西诗歌发展的李贤平;从学理层面分析了局限60年诗歌创作的成就与不足的木朵;诗歌评论几乎涵盖了江西所有活跃的诗人,连续推出多部评论集,发表上百篇评论文章的刘晓彬。
创作主体:百花齐放
江西“诗歌大省”地位的奠定,有老一辈诗人打下的基础,更有作为领头雁作用的60后诗人,诸如程维、汪峰、颜溶、渭波、凌翼、熊国太、老德、胡刚毅等不断的努力,继续引领诗坛;还有70、80、90后青年诗人诸如凌非、三子、林莉、邓诗鸿、杨景荣、圻子、牧斯、范剑鸣、庞华、水笔、采耳、王彦山、吴素贞、漆宇勤、林珊、卢游、刘理海等出色的表现,让江西诗歌增添了持续发展的后劲。
中老年创作:1928年出生的李耕是江西诗坛的“常青树”,他的散文诗连连发表,其坚守精神令后来者肃然起敬;曾以煤矿为题材的诗歌赢得声誉的安安,近来的作品显示出了作者经过岁月淘洗之后的从容与淡泊。中年写作中,老德的口语化书写孤傲,具有反讽、戏谑等意味。郭豫章似多情的少年,悱恻缠绵,忧伤断断;程维在挖掘地域风情、历史文化的诗歌创作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汪峰、熊国太、颜溶、胡刚毅、王小林、雁飞、汪铎等以各自的优秀之作尽情歌唱,构成了江西诗歌的“地理魔方”,堪称江西中年创作的不老松。
70、80、90后写作:江西“70、80、90后”作家的出场,最初由诗人拉开序幕。近年来,有创作潜力的江西青年诗人不断涌现,在创作发表和出版以及诗歌现场均有不凡的表现,这让有着“诗歌大省”之称的江西诗歌继续夯实了在全国的重要位置。对于他们的创作特色,李贤平在《新诗:平静中稳健前行》等多篇文章中谈道:“他们的诗作语言干净、简练,或缓慢,或跳跃,或平实,或奇崛,看似没有章法,实则彰显出其青春逼人的自信与灿烂。”他们的名字,我可以列出一大串:凌非、牧斯、阿斐、衷新星、蒙晦、玉生、盘子、吴素贞、李倩、王彦山、慧子、李婷婷、苏小乞、池沫树、卢游、张松、婧苓、周兴、柯金寿、胡景盛、宁永顾、谢宝光、赖绍辉、徐威、包华其、欧阳斌、胡粤泉、五里路、易有斌、蓝盐和采耳,等等。70后诗人林莉找到了写作的故乡气场,在江南小镇里抒发忧伤与低音的歌吟;三子则一个人苦苦在“松山下”寻找理想之境;邓诗鸿难能可贵地保持了和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同步,呈现和折射出了一日千里的世道和人心。60、70后诗人,我们还不能忘记当年驰骋大江南北的三位著名诗人江子、李晓君、范晓波,虽然他们都转向大散文创作,都取得骄人的成就。80、90后是江西新诗的接力棒,在这个喧嚣时代,他们对诗的坚守,既有中国的抒情传统,又有新一代诗人在写作中体现的反思与探索。王彦山继续保持创作较为旺盛的势头,他的诗歌集中体现这一代人的轻盈与沉重,内敛与自由,以并不频繁的曝光率赢得了诗歌文本的胜利,他的写作从内心出发,以自省的态度、清洁的精神将诗歌引向一个澄明的境地,他在沉默如迷的写作中树立了诗歌现代性语言的高度。子衿的诗歌对生活细致地注目、沉吟,闪耀睿智的思考光芒。在广东等外省,阿斐、苏小乞、池沫树等赣籍牧斯携着灵魂的衣领表达诗意,只沿着他认为正确的方向行走。他更多的关注点在人和世界(精神与物质)的局限性以及局限性内部可能存在的千丝万缕的关联,“80后”依凭坚韧的写作,构成江西完整的诗歌谱系。曾纪虎、黄禄辉、邓小川等诗题材丰富、风格各异,自由抒发性情,或为对本土文化的探求,或为对历史人物的观照,或为对生命、人性的感悟,真诚而率性。近年来值得关注的多位“90后”诗人起点颇高,引人注目。彭阳、赵思运、王士强、向茗、卢游他们还很年轻,诗意中无不表达着年轻人的人生理想和精神诉求。诗坛的活力在于不断有新人冒出,90后们将会有更大的生长空间和探索方向。
女性诗歌:女性诗歌在江西的传统中是稀薄的,早些年只有梁琴、蒋为农、姚雪雪等寥寥数人发出声音。很长时间江西的女性诗歌是失语与缺席的。现在,这种状况已有所改变,近年江西女性诗歌创作开始出现大面积的开花现象,表现比较突出的,除了上饶的林莉和抚州的吴素贞之外,赣南的林珊、如月之月(周娟娟)、以及新诗和散文诗都能写的朝颜(钟秀华),南昌的落莎(姜爱萍)、朱仁凤、张萌,九江的王玉芬、周玲,抚州的丁艳、丁薇,吉安的胡粤泉、苏唐果、汪吉萍,宜春的童心等均有比较出色的表现。她们的作品传递出女性特有的感受与体验,没有刻意地彰显性别意识,而是以独特的视角、独到的意象及语言技巧,诠释着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见解和主张,在江西诗坛乃至全国诗坛集体发声。她们的诗歌或优美含蓄,或蕴藉深沉,表达着自己的人文思想、情怀。林莉偏爱关于春天和故乡的主题,在宽广迷人、生机无限的文字原野里传递爱、光明、美、智慧;落莎的诗歌采用口语化风格,直面现实,解剖生活,无情地撕开笼罩在人们面前的温情面纱;吴素贞奔放、热烈的抒情方式则显得异常新鲜、独特;林珊长于向日常中事物、场景致敬,向美好的、甜蜜的生活致意,承载着对生活、社会的思考和叩问;周玲的诗歌空灵素雅,仿佛被暴雨清洗过的大地,又如一朵朵绽放在枝头的桐花,唯有静谧的、安详的气息缓缓流淌;湮雨朦朦追求诗歌语言的庄重色彩与典雅气质,注重语言在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效果;朱仁凤的诗歌创作逐渐显示着个性,语言朴素,但厚重、深刻;雨城(肖艳)的诗歌也具有朴素、真挚的因子,抒发着小女人的情怀,但依旧打动着读者的心;婧苓的诗歌世界里,人与物是如此的和谐,构成一个大美的世界。
江西诗歌创作功能化思考
在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江西诗坛,一批诗人坚守现实主义创作立场,对英雄人物、重大事件的激情歌咏与纵情高歌,对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追怀与颂扬,对纯粹价值、普世价值的缅怀与呼唤,他们执著的信念呈现出崇高感甚至悲壮感。其中文莽彦、朱昌勤、胡平、吕云松、洪亮、朱安群等的作品具有浓郁的现实主义,深刻地打上了“江西制造”的印迹,体现了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鲜明的使命意识以及蓬勃的生命意识。不过,新时期的江西现实主义诗歌改变了注重歌颂他人、他物而隐匿自我、忽略自我的创作手法,在感悟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把触角伸向未来,抒发对生命本真的关怀、对生活的诗性表达。熊光炯、陈正云都创作出来一批坚守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不管是悲悯的,还是平和的,或者是忧伤的,还是欣喜的,都寄托着诗人对生活的理性拷问与自醒式的表达。在南昌诗群中,一些诗人关注世态,“冷眼相看”,冷峻地洞穿现实,张扬着艺术之机锋。熊国太、凌非、颜溶、王小林都从艺术品质角度,饱含社会关注、民生体恤、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命运感,氤氲着厚重和大气。
诗歌是对于平凡繁杂的日常生活之中的诗意瞬间、诗意片段的语言的刻画和捕捉。江西一些诗人善于从历史人物、古典诗词中汲取养分,融汇当代人的感受,洋溢着古典的浪漫主义气息。程维歌咏司马迁、文天祥、李煜、姜夔、郑板桥等先贤,想象奇谲,气势恢弘;谢轮善于在语言和想象的奇妙组合中,依凭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追述而获得智性的感悟;马策的诗亦散发古典之趣、典雅之境在南昌诗群中,蒋为农、郭豫章、邓涛等人的作品有着古典主义的精神内核。
回归日常生活,是江西诗人在现实主义、古典主义、现代主义之外的又一创作特色。在一些诗人的作品中,亲情、爱情、友情以及家园意识的张扬,既传达出他们对诗歌的新的体认,也显示着跳出语言的藩篱,回到生活源初的宏愿。左一兵描述乡情的诗作真挚、情深;李春林的诗是游子梦、故事情,清词丽句,朴素无华;朱光甫的诗在都市生活中追忆童年、怀想乡村,质朴无华,迷朦淡雅;郭豫章的诗诸多爱情诗用词典雅、精致,呈现缕缕洁白的情怀;杨北城的诗长于在行走中充满着人生的思考;蒋为农的诗信手拈来,以批判的眼光使现代爱情的乱象跃然纸上。
也许是因为“红色革命摇篮”的特定历史和“红土地”的特殊地质,赋予了它特别的意义,江西对“红色”文学有着天然的情感,红色诗歌创作收割着江西诗歌部分金黄。
诗群的崛起:江西诗歌地理版图
当下,诗群的形成和崛起,绘制出了一幅完整的江西诗歌地理版图。诗人的存在,诗群就已经实质性的存在,新世纪初以来,由于诗群命名成为一种诗歌现象,当时南昌、赣南、上饶、吉安、抚州、萍乡等地诗人的诗歌创作成绩比较突出并被大家所公认,从而首先以地域诗群被予以命名。此后,随着宜春、九江、景德镇、鹰潭、新余等地诗人的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提升,又逐渐形成了目前被大家认可的诗歌创作群体。
南昌诗群:南昌,作为有着22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江西省的省会城市,聚集了各类优秀人才,在诗群的形成和崛起的过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诗歌创作成绩比较显著。近年来,活跃在诗坛的诗人有李耕、程维、李春林、左一兵、褚兢、陈政、颜溶、熊国太、凌非、杨北城、老德、牧斯、水笔、郭豫章、庞华、王彦山、陈明秋、徐良平、张春华、邓涛、落莎、欧阳滋生、邱建国、万建平、杨瑾、王治川、万洪新、舒琼、李贤平、李路平、采耳、朱仁凤、周启平、毛鸿山、毛江凡、情非、洪老墨、田智生、柯辉、章晚华、易有斌、欧阳斌、吴红铁、马梦、刘正辉、王小林等。在南昌诗群的崛起过程中,分散在各个县区的诗歌部落也在陆续出现并逐渐形成气候,其中成绩显著的诗歌部落无疑要首推“进贤诗歌部落”,同样成绩显著的还有“新建诗歌部落”和“昌南(南昌县)诗歌部落”,同样因诗歌成绩突出凝聚了一批诗人。另外,需要特别提一下“伪先锋”这个创作群体。2006年,南昌诗人老德提出“伪先锋”这个口号,经过几年的打磨,终于形成了以南昌诗人为主、以江西为背景的新的诗歌群体。其主要发起人为诗人老德、落莎、水笔、冷先桥,其主要观点为:对形形色色的“先锋”保持着清醒认识,并在自己的写作中,有意无意地与概念化和口号式的所谓“先锋”诗歌保持距离;忠实于自己内心,往灵魂深处掘进;生活是真先锋,我们是伪先锋;我们不追求诗歌上的任何形式,我们只还原生活中本来面目。在南昌这个诗歌群体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派系林立,除了上面老德提出的“伪先锋”诗学主张之外,还有杨瑾于2002年提出的“无限制写作”诗学主张,以及后来庞华提出的“无诗意写作”诗学主张,程维对“南昌诗派”提出的“本土、自然、创新”诗学主张等。我们有理由相信:诗歌发展的历史也会记住这些有自己诗学主张的诗人。
赣州诗群:赣州,同样有着 2200 多年的建城史,历来为江南政治经济军事重镇,也是江西诗歌重镇。赣州诗群的形成和崛起久负盛名,在江西诗坛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瑞金的三子、圻子、龙天、布衣、白勺,邀上赣县的聂迪,聚义在一份叫《体现》的民刊里,把上世纪九十年代青春期酝成的诗歌梦想进一步推向高处。”尽管后来由于各自工作的变动和生活的原因一度分散,但无论身在何方以及时光的流逝也改变不了他们那颗“诗心”的回归,近年来“赣南五子”又重新聚集在一起活跃在诗坛,并涌现了诸如邓诗鸿、范建明、茱萸、谢帆云、谢直云、柯桥、温云高、温度(温新民)、依堑(陈育新)、朝颜(钟秀华)、林珊、如月之月(周娟娟)、温永琪、刘傲夫、刘理海、封义珑、蓝希琳、荻叶、李祚福、天岩等优秀诗人;同时活跃在诗坛的还有成名于上世纪的诗人张秀峰、殷红等。赣州诗群实力最强、成绩显著的诗歌部落无疑要首推以“赣南五子”为核心的“瑞金诗歌部落”,同样成绩显著的还有“宁都诗歌部落”和“南康诗歌部落”,他们以不同的创作风格和诗歌理念助推着赣州诗群的崛起。需要特别提一下的是,全南的林珊是江西诗坛近年来表现比较突出的80后女诗人,她于2015年从全国3000多名青年诗人中脱颖而出,受邀参加第四届《人民文学》“新浪潮”诗会之后,2016年在第五期的《人民文学》中重点推出了佳作19首,同时在《诗刊》《星火》等重要刊物上也均有比较好的表现,并上榜了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这又让“赣州诗群”又添了一员女大将,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上饶诗群:上饶,名山胜迹众多,秀美的山川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上饶诗人天赋般的诗歌创作能力,这也是新世纪以来上饶诗群盛产了诸如汪峰、渭波、傅菲、熊国太、林莉、徐勇、饶祖明、宇迅、胡锵、灯灯、龙安等一批优秀诗人。近年来还涌现了诸如石立新、黄小军、婧苓、果河子、刘绍文、张丽琴、慧子、杨思山、蔡薇琳、筱凡(周真红)、宁永顾等一批创作比较突出的诗人。正因为上饶山川的秀美,所以,“他们诗中充溢的,都是对家乡的情感与热恋,对土地的沉迷与挚爱,对自然的倾听与领悟。(李少君)”上饶诗群的强大,主要由于灵山、婺源、鄱阳、余干等诗歌部落的实力逐渐壮大,其中实力最强、成绩显著的诗歌部落无疑要首推“灵山诗歌部落”,同样成绩显著的还有“婺源诗歌部落”、“鄱阳诗歌部落”、“余干诗歌部落”等。
吉安诗群:吉安,自古以来就以“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堆花香”而著称于世。历经千年流转的庐陵文化,迄今仍充满醇厚的意味和再生能力,因此,吉安诗群的形成与崛起也就在情理之中,一批又一批诗人从这里走出来正是庐陵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目前活跃在诗坛的诗人有刘立云、谭五昌、胡刚毅、曾绯龙、曾纪虎、龚奎林、聂广友、夏斌斌、苏唐果、罗启晁、胡粤泉、胡小春、刘世军、刘会然、汪吉萍、汪雪英、王晓忠、王小荣、岚涛、张昱煜、徐乐杰、左清、雨城(肖艳)、黄存平、邓小川、邓颖等。2015年5月16日,吉安市庐陵文学院的成立,再次为吉安诗群的崛起添了一把火,诗人相聚交流并开展各项诗歌活动不再是散兵游勇式,而是以家的形式把大家凝聚在一起,这些年以来,吉安市的井冈山大学教授、评论家龚奎林、曾纪虎为培养诗歌创作的后备力量一直在尽心尽力,他们已走在全省各高校的前列,而且成效显著。
抚州诗群:抚州,自古以来就盛产才子,可谓名人辈出,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亦成为江右文化的重要支柱。对于新诗的创作,有了文化的传承,很自然就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诗人,并形成一个地域性的诗歌创作群体。目前活跃在诗坛的诗人有龙泉、刘道远、岩泉、黄春祥、杨景荣、吴素贞、鄢爱奎、艾龙、丁艳、刘俊文、李鸿根、丁薇、苏群辉、莫寒、彭路等,创作成果显著的应该要首推杨景荣、吴素贞。杨景荣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以“唐家庄纪事”为题的乡村诗歌创作,在新乡土诗歌上作出了很有意义的探索。吴素贞的近年来的诗歌作品,给人总体感受是,写得意蕴丰满,现代情趣中又透溢着古色古香的韵味,整体上情感朴素、心灵宁静、思绪透明,这是对生活历练的发现,诗行中充满着内在的张力。
萍乡诗群:萍乡,虽然所辖区域面积相对较小,人口也较少,但它却是一座有1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为湘赣核心区域的龙头城市,具有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城市虽小,诗歌创作实力却不容小觑。特别是新世纪以来,萍乡诗群的形成与崛起,让人刮目相看。目前活跃在诗坛的除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一直坚持创作至今的唐恒、余向阳、李晓斌、杨启友等诗人之外,新世纪以来,还涌现出了诸如漆宇勤、赖咸院、春暖水、楚山、包华其、山月、刘华、钟洋、吴越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青年诗人。其中漆宇勤的诗歌依旧保持着对具体的历史与现实、过去与当下的语境有着自己的独特的深入洞察,并经由诗作予以准确的命名。
宜春诗群:宜春,自汉代开始建县,迄今也有2200多年的历史,书院文化底蕴深厚。因此,自新诗诞生百年来,厚重的书院文化也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诗人。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袁州为核心,聚集了樟树、丰城、高安、上高、万载、宜丰、铜鼓、奉新、靖安等地的诗人,逐渐形成了宜春诗群。目前活跃在诗坛的宜春诗人有木朵、曾若水、徐国亮、罗敦、池沫树、尹宏灯、卢游、唐颖、陈腾、朴勤、刘义、杨立春、丁群、光风、赖绍辉、童心、冷光辉、张羽、黄毓英、梁文谋、鲁力、廖玉平、吴超平、陈克、杨圣琦、廖作舟、周建好等。其中木朵在专研诗学理论的同时,也在进行诗歌的创作,虽然深耕诗学理论的诗人不多,但他的研究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并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另外一位表现比较突出的90后诗人卢游,他在参加“第八届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后,多次被《星星》诗刊重点推介,是一位创作潜力比较看好的诗歌新秀。
九江诗群:九江,是江南一座同样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自古以来,诗歌就浸润着这座九条江河汇集,水势浩淼,河面壮阔的江城。浔阳江边发生的一切都已被时间酿成了一个诗歌的群体,创作成绩比较显著,诸如凌翼、雁飞、汪铎、左拾遗、光头(张兹旭)、陈修平、徐春林、王玉芬、周玲、梅曙平、高发展、钟新强、胡杨(詹晓华)、明然(余略逊)、惟庄(何伟征)、刘建彬、阿郎、邵尉、钱轩毅、黄美金一批诗人。在九江诗群的崛起过程中,还形成了浔阳、修水、都昌、湖口等比较成熟的诗歌部落。
景德镇、鹰潭、新余等诗群:景德镇、鹰潭、新余这三个地区的诗歌群体相对来说要弱一些,但有些诗人还是有比较好的创作表现,景德镇诗群诸如落草汉语(李政群)、张松华、冯干劲、邹冬萍、勃崛(冯冬顺)、徐琳婕等诗人;鹰潭诗群诸如张应想、胡长荣、罗咏琳、张正勇、子衿(江榕)等诗人;新余诗群诸如灵川(邱荣根)、白海、李海球、喻军华、李佩文、黄丽英等诗人,特别是灵川,积极参加全国各地的诗歌征文比赛,目前已成为新余诗群中的获奖专业户,只要哪个地方有诗歌赛事,就必有灵川获奖的身影。
江西籍著名诗人刘立云认为:近年来,江西的诗歌队伍日趋整齐,并且具有相当的实力,江西应有文化自信、诗歌自信。站在中国诗坛这个角度审视,江西诗坛作为中国诗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侧面反映出当下中国诗坛的一些现象,比如诗歌的回暖与诗群的崛起。虽然诗歌已被边缘化,但是诗歌逐渐回暖一定会是历史必然的选择。
总而言之,随着诗歌的回暖与诗群的崛起,江西诗歌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江西诗人也是可以抒写出更多具有思想深度和审美价值的优秀诗歌作品来的。
我们期待着。
本文来源:[db:出处],中国家庭报,新闻转自各大新闻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年轻人养生网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