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和谐与健康有何关系

时间:2022-01-20 阅读:11 评论:0 作者:admin

现代医学科学将人的疾病分为以下几种:

(1)躯体的疾病。如烧伤、溺水、摔伤、中毒、冻饿、过度炎热、严重不洁的食物等各种因素引起的躯体病变。

(2)心理的疾病。如脑外伤,脑肿瘤,神经系统的发育不全等造成的心理病态,及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癔症、失眠等。

(3)心身疾病。这类疾病是由心理的压力紧张和不良的社会环境引起人的生理变化而最终导致的身体病变。现在有人认为大多数身体的疾病都有心理的原因,几乎80%的疾病都可以被看作心身疾病。

医学和心理学家们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把疾病按以上方法去粗略分类。事实上,严格的分析,不管是那种心理疾病最终都有生理的表现和原因。同样任何身体的疾病也都必然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上的问题。心和身是一个事物的不可割的两个方面。人要想做到真正的健康就必须使身心达到高度完美与和谐的统一。所以增进人的健康就不只是医学家的事.必须由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专家共同合作才有可能。

对于个人来说,只会爱护自己的身体,只在体育锻炼、保健营养品等方面投入时间和金钱并不能使你获得真正的健康,你还必须学会维护增进心理的健康,保持心理的平衡.加强心理、思想和道德的修养,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和态度,使心身和谐统一你才能有真正的健康。

(1)愉快积极型。这类老年人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积极地保持以往的各种活动。

(2)直接兴趣型。他们理智地接受老年期的到来,顺应离退休后角色的变化.坦然而合理地处理生活上的各种新问题。他们对生活能知足常乐.并能主动搞好人际关系。和上一类型的老年人相比,他们往往选择力所能及,而真正感兴趣的活动来安排自己的时间,从中得到无穷乐趣和自我满足.没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这类老人是老年人心理活动中较为成熟的一类。

(3)关心健康型。这类老年人特别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唯恐年老体弱、多病,甚至担心疾病已经侵袭到自己,于是关在家里"修身养性”;或者奔波于医院与药店之间,打针吃药.长期进补:或者热衷于各种健身疗法。虽然他们也在进行体育锻炼,但由于恐惧心理的影响,收效甚微。这类老年人也有区别:一部分确实有病,他们的特点是夸大病情,另一部分是基本无病,他们的特点是千方百计地找出自己的"病”。这两部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都不顺心。

(4)解脱型。这类老年人的性格一向比较内向,离退休后更是把活动降到更低水平。虽然,他们对外界事物仍有兴趣,但是,还是主动地从以往大部分人际关系中撤离出来,减少活动,减少社交,也不主动寻找新朋友。他们喜欢一个人,或者仅仅和自己的老伴两个人静静的待在家里,或者在公园里找个僻静的地方看看书,听听收音机,或者干脆闭目养神,准备隐士式的度过自己的晚年。他们对晚年生活要求不高,能平静地应付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不轻易开口求人。

(5)追求支持型。他们依赖性强,需要别人在情感上支持他们,在生活上帮助他们。因此,比较愿意和子女住在一起。他们也乐于与别人交流思想感情,争取别人的同情,借以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一旦这种支持得不到满足时,就认为别人瞧不起自己,或者不愿意帮助自己,从而出现沮丧的情绪。

(6)坚持工作型。这类老年人通常是一些青壮年时期胸怀大志的人,虽然人老了,但是壮志未酬心不甘。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老了,也不愿意别人谈论自己年龄,而且往往厌恶离退休。他们害怕无所事事,躺在安乐椅上享清福。他们事必躬亲,用忙忙碌碌的行为和更加努力的工作来证明自己还是能干的人。

(7)冷淡型。这类老年人认为生活很苦,而且自己对现状又无能为力。经济条件限制了他们的社会交往.使得他们不愿意和别人打交道。于是只能用回忆以往最愉快的经历作为自己的乐趣。对自己身边的事情更无兴趣。

(8)自责型。这类老年人在他们回顾自己一生后,发现自己的一系列目标都没有达到。可是,他们把这些失败都归罪于自己无能.因而常常自我指责,自我鄙视,甚至有自我犯罪感觉。这类老年人极其自卑,常常自怨自艾,长期处于沮丧和心灰意冷状态之中。

(9)愤怒型。这类老年人性格暴躁,常常为了一点小事暴跳如雷。这类老年人往往多疑,他们把自己比作是环境的牺牲者,似乎认为都与他过不去,在暗算他们。他们感到生活中毫无乐趣可言,回顾往事,则是一连串挫折和失败,他们和自责型老年人所不同的是,他们往往不责备自己。

本文链接: https://face.2345book.com/?id=51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