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日报
从诞生以来,染发剂就是让人又爱又恨的时尚。一方面,人们沉迷于它改变发色的“魔术手”,另一方面又对染发是否健康安全患得患失。但不管是向时尚靠拢,又或是对青春的追念,染发已经变成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 从自然界提取的色彩
人们对美的追求总是不遗余力。有时,明明知道会有损健康,但仍放不下心中的那点儿执念。染发便是如此。
就像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一书中的经典语句“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那样,人们对发色的追求也是如此。白发老人想将头发染得乌黑,使其看起来青春仍在;而满头乌发的年轻人却偏要染成灰白色、红色、紫色、绿色等,以显得更时尚、更有个性。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染发之风兴起于近几十年,其实不然。为了抵抗自然规律并重塑靓丽的外表,染发是人类上千年不灭的时尚态度。
在一期《考古科学》杂志中,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写道:“对于古埃及人来说,个性是如此的重要,甚至在死后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也会想办法将生前的发型保留下来。”这说明,头发在历史上得到了古埃及人最大程度的重视,发型在当时的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古学家从古埃及法老陵墓出土的文献中发现,当时已经开始使用染色产品。公元前12世纪,被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一世派去美洲寻找草药的匠人带回了能染色的草本植物,他们从中提取出一种粉末状的染料供王室成员使用。染料如此之“洋气”,女性除了用它染指甲外,还用来染发,男性也会用其染胡须。但与现代人染发不同,她们很少对正在生长的头发“下手”,而是将头发剃光后做成假发,染色、编织再戴于头顶。
那是色彩稀缺的时代,只有贵族阶层才能穿上染色布料,从自然界提取色彩是当时唯一的途径。说起染发剂,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了获得一个新的发色,他们不惜尝试各种不断变化的配方,有的甚至算得上稀奇古怪。早期的染发原料包括铅、银、铁、铜、汞等金属,还有如浆果、核桃等植物果实制成的“染发粉”,甚至还有烧焦的蚂蚁卵等碳化的动物材料。尽管这些染发品只能涂抹于头发表面,颜色也只能维持到下次洗头之前,然而这并不妨碍人们对染发的追求。
古埃及人钟爱黑色,他们认为黑色是尼罗河淤泥的颜色,寓意为繁衍、新生、复活,在很多古埃及壁画、雕塑中都可看到,黑色被用作标准的头发颜色,因此他们从大自然中寻找将白发染黑的染发剂,即用草木灰、煮沸的胡桃壳和蚯蚓混合做成灰色染发剂,或者再加入烧焦的鸡蛋等,这样可以使发色加深。公元一世纪时期的罗马人也喜欢深色的头发,他们发现用浸醋的铅梳子梳理头发能使发色变黑,但由于加入了铅,不少人为此付出了中毒的代价。之后,他们逐渐发现发酵后的蚂蟥能够将头发染成黑色长达2个月之久,从此开启了人类的染发史。
各地区对于发色的选择各有偏好。古印度人偏爱用番桂树叶作为染料将头发渲染得亮丽多彩;古印度和波斯曾经非常盛行使用指甲花染料给手指甲、头发和足底染色;日耳曼人则用羊脂、朱砂和山毛榉灰烬等混合制成洗发水,将头发变得又亮又红,这被看作是勇气和荣耀的象征。最养眼的还是欧洲,他们对于发色的偏爱也比较靠近现代人的选择,比如用胡桃染料将头发染成淡棕色,或者用甘菊染料将头发染成黄色。
染发之风在我国也早已有之。史书有明确记载,公元23年就有人开染发之先河了,不过不是女性,而是男人。公元8年,王莽篡夺西汉王朝政权,建立了新朝。在他60多岁时,农民军势力日益强大,社会矛盾激化,严重威胁着新朝的统治。这位“前卫”的皇帝已“皓首白须”,为了稳定人心、维护统治,他特意将头发和胡须染成黑色,以掩饰其衰老的形象。这在东汉班固所著的《汉书·王莽传》中有记载,称其“欲外视自安,乃染其须发。”
此后,古人染发一度成为潮流。特别是隋唐时期,社会风气比较开放,染发成风。唐代诗人刘禹锡就曾感慨:“近来时世轻前辈,好染髭须事后生。”宋代的一些文人、士大夫中,染须发的风气也很盛行。大文豪苏东坡曾写诗对这一现象进行批评:“膏面染须聊自欺。”陆游在《岁晚幽兴》一诗中写道:“卜冢治棺轮我快,染须种齿笑人痴。”
此外,古代人们染发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东汉《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一些染发“秘方”,如白蒿能让须发变长变黑。汉代以后,人们认识和采用的染发剂越来越多。《本草纲目》介绍了不少可供染发的外用药物,如用大麦、针砂、没食子等可将头发染黑。东晋医学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用醋浆煮大豆来涂发染发,可以起到发须“黑如漆色”的效果。该方不仅被隋炀帝的后宫所采用,还被列为宫廷秘方,载入《隋炀帝后宫诸香药方》中。但与西方染发剂一样,这些秘方始终不能解决“易脱色”的问题。
2 意外得到的化学染剂
步入现代,爱美人士对发色的追求依旧,只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染发材料也在与时俱进。
在人类遍寻染发原料的时候,难免会落入有害物质的“坑”中,如硼砂、硫磺等。1562年,意大利马利纳洛博士就曾撰文指出,染发会使“头皮受到严重损害,发根被破坏,头发脱落。”17世纪初期,欧洲家庭常见的一本食谱上曾推荐过一种液体作为黑色染发剂,同时给出警告语:“避免接触皮肤”。这个建议现在看来简直让人哭笑不得,因为那种液体指的居然是硫酸。
几百年来,人们不断测试各种新配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然而,不管天然材料多么丰富多彩,永远也无法像化学合成染料那样持久和鲜艳。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世界上第一种非天然染发材料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出现的。
19世纪中叶,疟疾在欧洲横行,每天会死数百人。许多科学家日以继夜在寻觅治疗疟疾的良药,以对付这种可怕的疾病。当时的治疗方法只有一种,即从金鸡纳树中提取奎宁。但由于这种树主要生长在南美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伦敦皇家化学学院(现为伦敦帝国学院)的德国教授威尔海姆·霍夫曼也是其中一位,他沉迷于煤焦油提取物研究,致力于用合成材料仿制天然物质,并以此为原料制造奎宁,为此,他还选中了18岁的学生威廉·亨利·帕金做助手。
实验室很简陋,只有一张桌子和一些放试管烧杯的架子,连自来水和煤气都没有。这对师生当时并没意识到,以这样的科技条件根本无法实现这一目的。实验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他们一直没有灰心,仍然每天坚持。1856年3月的一天,帕金做实验时,将强氧化剂重铬酸钾加入到了苯胺的硫酸盐中,结果烧瓶中出现了一种沥青状的黑色残渣,他认为这次又失败了,于是打算将烧瓶清洗干净。考虑到这种焦黑状物质肯定是有机物,难溶于水,于是加入酒精并摇晃烧瓶,但意外的是,烧瓶底部出现了漂亮的蓝紫色。这个实验虽然没有制出奎宁,却意外地收获到世界上首个人工合成染料——苯胺紫。他的发现给纺织业带来了变革,也开启了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
依据帕金的方法,可以从工业垃圾煤焦油中大量提炼出苯胺紫,不易褪色,价廉物美,平民百姓都能消费得起。可以说,世界因为帕金的发明而变得色彩缤纷。
这是世界上第一种人工合成染料,也是现代染发剂的开端。四年后,研究人员又从苯胺紫的衍生分子中找到了对苯二胺(PPD),这种变色因子至今仍是许多永久性染发剂中的基础物质。1907年,第一种商业用途的染发剂在法国化学家尤金·舒莱尔的手中诞生,这款产品推出后,大受当时巴黎理发师的欢迎。为此,舒莱尔特意创立了一家公司,研发和销售染色剂产品,甚至大打广告,宣传口号是“你也值得拥有”。到了1960年,染发已经变成司空见惯的事情,很多人都曾用过染发剂,所以人们无法了解一个人真正的发色,美国甚至要求在护照上写上个人本身的发色信息。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以来,在市场推动下,美发厂商纷纷研发出品种繁多的染发剂,植物染发剂作为最原始的染发方式被保留下来,而合成染剂包括暂时型、半永久型和永久型更能满足人们的多种染发需求。
但不得不说的是,不少使用者染发后会严重过敏,生产商与各路专家近百年来对化学染发剂的安全性争议从未停止。研究者们认为染发剂有潜在风险,称那些经常染发的女人罹患膀胱癌的几率是不染发者的几倍;欧盟消费品科学委员会为此还大幅提高了染料化学物的致敏性评级,并且陆续禁止了22种染发化学物。环保人士认为,染发产品对环境是有害的,间接也会影响人体。但美发界的意见是,目前还没有毫无争议的流行病研究表明,染发者有显著的癌症风险。
不管怎样争论,非常肯定的是,人们对染发难以割舍。于是,科学家又开始回归到最初的植物染发理念中,开发基于石墨烯等物质的无毒染料。据外媒报道,英国利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黑醋栗通常在榨汁后将皮丢弃,他们就从这些废弃的黑醋栗皮中提取和纯化了称为花青素的天然色素颜料,用于染发剂中。将其涂在花白的头发上,头发可以变成鲜艳的蓝色。通过改变染料配方,也能产生红色和紫色。即使在洗发12次后,色彩也没有显著变化,这与化学永久性染发剂所提供的性能十分接近。
3 全球年消费量达百亿美元
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红颜易老,乌发渐白。
毛发研究世界权威、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库尔特·斯坦恩认为,世界上各种族人头发的“变色季”是不同的,如北美洲50%的人口到50岁时,一半的头发会变成灰白色。当然,也有例外。有些人在20多岁或更年轻时就会“白头”,而有些人即使年近90,白发依然不多。长白头发的趋势也有所不同:白种人通常在35岁左右,亚洲人在近40岁时,而非洲人则在45岁左右才会长。
“变色度”也因人而异。很多人是两鬓先变白,紧接着才到头顶,然后是胡须;也有人是头顶先长出白发,另一些人则是胡须先变色,然后再“蔓延”到头发。在衰老的早期,个体毛发可能表现出色素障碍,发干上有的地方变成灰色,有的颜色正常。最终,整个发干变成灰色,因为沉积在构成发干的细胞里的色素越来越少。尽管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研究色素沉着和头发变白的机制,但目前还不清楚它是如何发生的以及该如何治疗。虽然我们知道,头发变白与年龄有关,由遗传基因决定,但不知道是什么启动了这一进程。
头发的颜色可以传达特定的印象和信息,除了反映人的年龄外,还有很多微妙的含义,尤其是在西方国家。如传统的西方童话故事中,多数恶毒的女巫拥有灰白色或黑色的长发;而美丽善良的公主则是一头飘逸的金色长发。此外,红发在欧美国家历史上也具有消极的意思,他们认为红发男性性格软弱,而女性则相反,性格暴躁狂妄。
化学染发剂发明以来,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之后,随着明星展示艳丽发色的宣传和营销策略,人们对染发的接受度和包容度越来越开放,染发行业长盛不衰。世界各地的人们每年在染发上花的钱要超过100亿美元。在美国的美发和美甲沙龙中,染发服务收入占据了总收入的18%,估计有多达70%的美国女性会使用染发产品。
不过别小看染发技术,美国一位彩染大师在采访中透露,传统的染发技师就像油漆匠,做的是最基本的涂抹均匀的工作。而现在,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个简单工作,实际上,染发比剪发还需要更多的创意和灵感。要想将染发做得好,要具备一些化学方面的背景和常识,还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染发并不只表现在涂抹染膏的手法技巧,还需要自己不断地动脑思考,如怎样的颜色搭配才能够体现整体发型的纹理、轮廓,怎样调配出与众不同的色彩等。其实,染发的世界非常广阔,各种发型需要不同的染发技术来支持。行内人都知道,做失败的染发不容易修复,而修剪失败的发型则可以通过各种手段隐藏、变换。因此,在欧美国家,染发技师要比剪发设计师收费高。如果剪发收费100美元,那染发的价格就是它的两三倍,而且同样时间内技师能为两人完成染发,总体收入比剪发师高很多。
冷门知识
理发师也曾管放血
在现代人眼里,洗剪吹和治疗疾病是两种不同的工作。但在欧洲中世纪时期,这都属于一类工作——都是医治人的身体。根据这种看法,理发师和外科医生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样的。
1462年,英国国王成立了第一个理发师公会,授予公会成员在伦敦拥有理发和外科手术的垄断权。放血等手术曾是理发店的主要业务。每逢春、秋两季,许多有钱人会定期接受放血,以增强体质,适应即将来临的气候变化。放血术原来由医生施行,后来改由理发师承担。而那些正牌外科医生,凭借其解剖学知识默默地实施更多高难度手术,无视所谓的垄断权,成立了外科医生联合会,并且其中一位还成功治愈了国王亨利八世的腿疼病。1540年,国王将外科医生联合会与理发师公会合并。虽然规定二者应各司其职,但在实际操作中“抢生意”的纠纷时有发生,别别扭扭地一直联合了200年。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修剪毛发和治疗疾病应该区别对待。理发师兼外科医生的培训主要从担任学徒做起,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刮胡子、理发和实施小手术,如放血和放脓,而对身体的认识并不那么精细。
相比之下,专门的外科医生培训则复杂深入了很多,枪伤、撕裂伤、溃疡、骨折以及烧伤等都不在话下,外科医生凭着技能渐渐赢得了理发师所没有的尊敬。终于,理发师与外科医生的“组合”在1745年彻底分开:外科医生创办了外科联合会(后更名为“皇家外科医学院”),而理发师则成立了理发师联合会。这两个组织至今仍然很活跃。
最有意思的是,现在美发店外呼呼转个不停的红白蓝旋转柱,并不是洗、剪、吹的意思,而是当时理发师兼外科医生留下的物证。这根柱子是放血术的“代言”。当时,理发师兼外科医生会切开患者手臂上的血管,放出“坏血”,然后用白色绷带包扎。为了忍住“手术”疼痛,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手里会紧握着一根杆子。在平时,缠着白色绷带的杆子会放在店门前作为招牌,意在明确告诉人们,这里提供放血服务。
后来,真的杆子和绷带被喷上油漆的柱子取而代之:柱子有时会涂成红色和白色(代表动脉和绷带),有时会涂成红色、白色和蓝色(象征静脉)。就这样,红白蓝相间的旋转柱成了理发店的标志。直到今天,旋转柱在世界各地仍被当作理发店的象征。
本文来源:[db:出处],中国家庭报,新闻转自各大新闻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年轻人养生网管理员删除!